摩臣资讯

让科学看得见、摸得着、在身边!萧山全面探索“公共场馆科普化改革”全国试点|机器人|数字音乐

发布时间:2023-04-23 06:52:12     浏览次数: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王湛

  “方文山、赵照来萧山了,你来不来?”日前,中国数字音乐基地公众号上的一条推文,吸引了无数人的眼球。

  中国数字音乐基地是萧山区新近开启“公共场馆科普化改革”试点的场馆之一,萧山另外开展试点场馆还有五个,分别是萧山智慧城市馆、萧山机器人博展中心、萧山博物馆、长三角(杭州)能力中心、萧山图书馆。

  这6家经常让当地老百姓尤其是青少年流连忘返的场馆,如今正越来越多地融入了科普元素,正用全新的“科普”方式向百姓打开。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同意在浙江省开展公共场馆科普化试点工作的复函》,同意在浙江省湖州市、萧山区开展全国首个公共场馆科普化改革试点工作。

  “公共场馆科普化”这个全新概念如何解读?近日,记者走进全国试点区之一的萧山进行了调研采访。

  现场探访:

  AI场景扑面而来

  科学知识可观、可感、可触摸

  古跨湖桥、湘湖、洗马池、白龙禅寺、浦阳江、杨梅林……各个萧山的“名场面”都在眼前扑面而来,而你,是坐在一架“飞机”上俯视大地,甚至,偶尔,会有湘湖的水“飞溅”到你的脸上——这是在萧山城市智慧馆内的飞行影院——坐上“飞机”,通过裸眼5d技术,你可以在“飞行”中尽览萧山美景。

  这只是萧山城市智慧馆用“科普化”带给你的好玩有趣又长知识的一部分。

  在总面积约7000平方米的馆内,这样的“科普化”随处不在。

  比如,你可以坐上黄包车,或者骑上老式的永久牌自行车,透过前面的3d屏幕,就可以让你“穿街走巷”,尽情“体验”萧山老城的风光;也可以走进极地海洋世界,投影仪会把你“投射”进前面的大屏幕里,和憨态可掬的北极熊来一场“亲密接触”……

  馆如其名,“智慧”二字其实就是“科普化”的体现,全息投影、AI人工智能、AR增强现实、沉浸式AI互动体验等现代声光电先进技术在这里应有尽有。?

  馆长谢志刚说,智慧城市馆作为萧山区首批参与“公共场馆科普化”的公共场馆,近期还推出了院士墙、“公共场馆@全民科普”亚运特展,“体感亚运会”“创意脑洞ar”“怪兽工场”“舞林与武林”四个展区中也有20余个互动展项,简单地动动身体、动动双眼,就能畅游虚拟世界学习各种知识。

  “我们希望,通过科普化,让更多百姓深入了解萧山,也能在城市馆里,知道什么是城市学,什么是城市研究。”谢志刚说,比如,你可以知道萧山的历史是如何演变而来的,萧山的城市规划是怎样的,萧山的文人墨客有哪些,萧山拥有哪些厉害的产业……这些,你可以在各种“黑科技”的加持下,变得可观、可感、可触摸。

  场馆调研:

  让科学“看得见、摸得着、在身边”

  萧山6家试点场所八仙过海

  中国数字音乐基地,位于浙江国家音乐产业基地萧山园区内,这是继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后成立的全国第五个音乐产业基地。与2020年10月正式开园。

  “我们希望通过名人效应,把科普直接融入进去,比如科普和音乐相关的一些知识。”相关负责人说。

  在基地内,他们设立了《数智狂想曲》专题活动,参观数字音乐科技展厅,进行电音设备的体验课程。

  “通过了解数字音乐的前世今生,学习生活中‘音乐+科技’的运用场景;国际知名电音培训学院point blank在华首家分校,网易旗下电音品牌防刺开设音乐制作课程及dj技巧课程体验课,专业老师可以亲自带着你体验科技带来的音乐制作乐趣。”数字音乐基地的负责人说。

  萧山机器人博展中心,是浙江省第一家机器人主题的展示展览体验中心,拥有6000方超大体验空间。观众可以看到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仿生机器人等各类黑科技。这里也是一趟沉浸式的体验之旅,因为在这里可以和服务机器人对话、戴上VR眼镜走进虚拟工厂、与砂壶机器人对打、与下棋机器人对弈,全方位感受先进的未来科技场景。

  “我们组织了机器人大赛、编程赛、创客大赛等一系列科创类赛事互动,吸引全国青少年同台竞技,现已举办过各类赛事30场。”机器人博展中心的相关负责人说,“同时,迎接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少年及游客来开展参观体验及学习活动,进一步培养适应新智能时代科技发展需要的人才。”

  萧山博物馆做大做强“流动博物馆”,推行“你点我送”巡展模式,将展览送至学校、社区和农村文化礼堂等。今年,推出了《杭州,走进亚运》《寻宋韵记忆,树文化自信》流动展板。现在基地有流动展板8套,全年累计巡展19场次,服务学生四万六千多人次。

  “同时,我馆积极实施‘春泥计划’,开展馆外助教,把文化遗产讲座、软陶制作等博物馆课程专程送到农村学校。”萧山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说。

  萧山图书馆先后在微信端开辟了“闭关不打烊”、“云中阅”、云上科普等栏目,让读者足不出户,就能享受科普服务。2022年1-11月,各类数字资源访问量1432.12万人次,下载量53.59万篇,微信关注量4.16万人,总阅读量12.79万人次,充分体现了网络科普的强劲效能。

  长三角能力中心积极开展产业数字化、智能制造相关活动及培训会,截至目前已组织80余场沙龙、活动对接会,包括“数字新工厂、企业新平台”沙龙等,为累计千余位制造业企业从业人员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等转型案例和路径参考。

  “通过公共场馆科普化改革试点,我们进一步加强了全区科普阵地的建设。公共场馆增加科普展教功能,不仅实现公共场馆社会效益的更大化,也将大幅提升我区科普公共服务的覆盖面,这将为我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奠定坚实基础。”萧山区科协主席许益飞说。

  观察和思考:

  公共场馆科普化顺应百姓需求

  “浙江试点”亟需更多机制创新

  “公共场所科普化改革试点,就是要充分发挥遍布全省的各类公共场馆的作用,通过增加科普元素,采用科普方式,开展科普活动等,开展场景式、沉浸式、交互式体验科普,让科学走近公众,让公众走进科学,真正实现科学‘看得见、摸得着、在身边’,从而提升高公众科学素质。”浙江省科协科普部负责人龙爱民说。

  采访中记者发现,老百姓非常欢迎公共场所科普化建设。“这个全新院士墙上的院士们和萧山本地都有关联,很有教育意义,我们都仔细看了,这种影响对孩子潜移默化”。一位带着孩子在萧山智慧城市馆院士墙下认真阅读院士事迹的年轻妈妈说。

  作为新事物,公共场所科普化建设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面临新挑战,如科普专业力量不够,是几个场馆普遍提到的问题。“博物馆工作人员的专业背景主要局限于文物与博物馆、考古学等,科普方面的专业能力尚待提高。”萧山博物馆的有关工作人员说。

  “现在正处于机器人浪潮的大环境下,各种高科技、功能齐全的机器人展品层出不穷,虽经市场调研已提交几次设备更新方案,如建议引进巴顿焊接机器人、庞伯特乒乓球发球机器人等设备,但因引进流程、经费、时间等因素暂未实现,故而展馆现有展品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机器人博物馆工作人员表示,这也是各个展馆普遍遇到的问题。

  六家场馆能否统一品牌,统一组织活动?这也是大家关切的点。“比如方文山的音乐活动,我们在自己的公众号上发了公告,但也希望能多家联动。”中国数字音乐基地的相关工作人员说,是否可以有统一的公共场馆科普化的slogon,通过醒目标示,给老百姓更强烈的认知感,也方便以后一起组织研学、培训、赛事等。

  萧山区科协也已经在思考并逐步对一些工作进行落实,如建立例会工作制度,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建立宣传联盟机制等。

  ”我们希望通过更多机制创新,更多地引进省内外优质科普资源,形成常态化开展科普宣传机制和氛围,形成全国公共场馆科普化改革试点的‘浙江经验’、‘萧山样板’。”萧山科协的党组书记徐光伟说。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Copyright © 2012-2018 首页-摩臣-官方注册指定站   琼ICP备xxxxxxxx号

平台注册入口